王越院士作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思考專題報告
發布日期:2018-12-05 供稿:數學與統計學院 攝影:數學與統計學院
編輯:吳一凡 審核:高偉濤 婁秀紅 閱讀次數:2018年12月3日,數學與統計學院黨委聯合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黨委,在良鄉音樂廳組織開展了“弘揚愛國奮斗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主題學習教育活動暨教師理論學習示范講座。活動特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首屆“懋恂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王越先生為兩個學院教師作題為“提高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思考”的專題報告。活動由數學與統計學院黨委書記高偉濤主持,兩個學院近百名從事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學的教師參加。
王越院士首先用兩個具體實例向大家介紹了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他強調,基礎課尤其是數學課程的教學,對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圍繞數學科學的內涵及要義,提出在教學活動中應遵循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師生共同進步”的工作機理。
王越院士指出,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局限于由數學講解數學,應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科的學習提升辯證思維能力,為解決工作中的實際矛盾打好基礎。最后,他結合科研和人才培養工作實際,向大家講解了六種微觀數學方法的初步選擇。
圍繞如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86歲高齡的王越院士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結合我?;A課教學和數學學科的歷史發展特點、學科屬性特點,通過自然科學理論、哲學理論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意義,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系統全面、深入透徹的講座,為兩個學院教師在教學水平提升方面提供了深層次的思考。
本次講座是學校開展教師理論學習示范講座的系列講座之一,也是數學學院和人文學院黨委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深入宣傳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圍繞學校人才培養體制改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