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空間多指標生物分析儀器開發及應用”順利通過項目初步驗收
發布日期:2018-05-18 供稿:生命學院 劉春穎 攝影:高彬彬
編輯:秦奎偉 審核:劉曉俏 閱讀次數:
日前,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空間多指標生物分析儀器開發及應用”項目的組織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理工大學組織召開項目初步驗收會。項目驗收專家組由來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鋼鐵總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和中科院應用中心等的張玉奎院士、王海舟院士、房建成院士等10位專家組成,工業和信息化部項目主管袁文輝主持驗收會,項目牽頭單位北京理工大學及各任務承擔單位代表等共58余人參加會議。
驗收會觀看了項目成果視頻,展示了項目五年執行期內主要成果。項目負責人鄧玉林教授進行了項目總體情況匯報,重點介紹了項目執行以來攻克了空間細胞培養技術、空間蛋白和核酸微流控芯片分析技術、空間微型化質譜技術、多任務多目標物質流和信息流控制技術等關鍵技術;完成了空間多指標生物分析儀器研制;實現了三次空間飛行搭載,基于兩次應用于載人航天工程,一次形成重要國際合作,成為第一個登陸國際空間站的中國科學項目;同時在空間生命科學、航天醫學、地基研究和民用化應用領域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完成并在許多核心指標上超額完成任務書的要求。此項目的成果將為載人空間站工程的科學應用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技術的民用化轉化也將促進生命科學儀器的發展。此外,項目12個任務分別從任務概況、任務執行情況、成果發揮作用情況、經費決算與管理情況四大方面進行了匯報。
測試專家組組長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張經華研究員,向驗收專家組各位專家介紹了現場測試情況并公布了測試結論:各任務均已滿足任務書規定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等相關指標要求,各任務全部達標,為項目驗收提供參考依據。
匯報結束后,專家組到現場進行了考察,項目及各任務負責人向專家們詳細介紹了各模塊任務、整機、三次搭載和四個民用化轉化儀器的原理及詳細情況等。
專家組在聽取項目匯報,審閱相關資料,進行現場檢查基礎上,并經質詢和討論,對項目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項目全面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任務,各項指標達到或優于考核要求,一致同意通過初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