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百千萬人才工程創新講壇在北理工開幕
發布日期:2017-09-23 供稿:黨委宣傳部 辛嘉洋 攝影:新聞中心 郭強
編輯:韓姍杉 審核:閻艷 閱讀次數:9月23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北京理工大學承辦的“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百千萬人才工程創新講壇在北京理工大學7號樓報告廳開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巖院士,相關領域特邀嘉賓干勇院士、歐陽曉平院士、才鴻年院士、梅宏院士、方岱寧院士、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部分企業技術負責人,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理工大學相關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講壇。講壇開幕式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俞家棟主持。
胡海巖校長代表北理工致辭。他指出,21日,北京理工大學正式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名單,值此之際承辦“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百千萬人才工程創新講壇將有力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也將更好地為推動國家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促進材料產業高層次專家作用發揮和人才隊伍建設做出貢獻。近年來,北理工抓住包括百千萬人才工程在內的系列人才工程有力舉措,深入推進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匯聚了一批國內外優秀專家學者,支持其成長為各個學科領域帶頭人。在新材料領域,學校將軍用材料優勢與學科技術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結合,拓展了綠色能源材料、阻燃材料等當前國際材料學科的主流方向,在高能量密度材料等軍用特種材料研究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胡海巖強調,承擔國家重大任務,是北理工人的使命與擔當。學校將進一步凝練“強地、揚信、拓天”的學科特色發展路徑,力求為推動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中國制造”的品質和“中國創造”的影響力做出貢獻。
邱小平副部長在致辭中表示,百千萬人才工程創新講壇是人才工作服務“中國制造2025”的一項創新舉措,也是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他指出,新材料產業是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是“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支撐。黨中央、國務院對新材料產業發展和新材料產業人才培養高度重視,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國務院專門成立了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多部門共同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發展。本次講壇,正是要切實落實中央領導指示要求和工作部署,以“講壇”融合政策指導、學術交流、產業對接的創新方式,搭建高層次人才、領軍人才交流平臺,突破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制約,有效激發新材料領域高精尖缺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促進產學研用進一步深度結合,加快材料工業轉型升級步伐,推動“中國制造2025”深入實施。
辛國斌副部長做了題為《凝心聚力 攻堅克難 共創新材料產業發展新局面》的主旨報告,深入闡述了新材料產業發展情況。他指出,加快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是極端重要和緊迫的,目前該產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對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科技工業建設形成了有力支撐。辛國斌結合目前該領域存在的矛盾與問題,提出了推進我國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的總體思路和措施,并對接下來的重點工作進行了闡述。辛國斌指出,推進新材料產業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希望各屆與會嘉賓代表能夠肩負使命、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努力開創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新局面,為國民經濟和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開幕式后,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院士、北理工副校長方岱寧院士分別做了題為《“十三五”能源新材料發展》和《基于增材制造的輕量化多功能一體化材料與結構的設計、制造與裝備研發》的專題報告。
本次講壇下設9個專題報告,通過學術技術交流,充分展示新成果,研討新材料領域未來發展的新思路和新趨勢,促進全方位的合作與創新。
隨后兩天,與會領導及專家學者將參觀我校智能機器人與系統高精尖中心、北京電動車輛協同創新中心和沖擊環境材料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創新平臺,相關企業負責人將與專家進行項目洽談。
附 專題報告信息:
相關報道鏈接
【科技日報】 如何破解材料人才“不愿來、留不住”的怪圈?
【中國科學報】百千萬人才工程創新講壇聚焦新材料
【中國日報】 “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百千萬人才工程創新講壇開幕
【人民網】“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百千萬人才工程創新講壇正式開幕
【光明網】“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百千萬人才工程創新講壇開幕
【環球網】頂級專家暢談中國新材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