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巖校長訪問波蘭捷克高校
發布日期:2017-08-03 供稿:國際處 攝影:唐水源
編輯:彭姝 審核:唐水源 閱讀次數:近期,胡海巖校長訪問波蘭華沙理工大學、哥白尼大學和捷克理工大學,推進北理工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教育和研究合作。
胡海巖校長赴華沙理工大學(Politechnika Warszawska,Warsaw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訪問。受校長Professor Jan Szmidt委托,華沙理工大學副校長Krzysztof Lewenstein教授率國際處處長Marta Szajnowska-Ksit女士、動力與航空學院院長Janusz Fr?czek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Tomasz Wejrzanowski教授等歡迎胡海巖校長一行,賓主介紹了各自大學的教學、研究和國際化發展戰略,回顧總結了兩校在科學研究、學生培養等領域的合作,并圍繞研究生聯合培養深入交換了意見。兩校領導希望在電動汽車領域合作的基礎上,擴大其他學科專業的合作,推進兩校學生交換與聯合培養。胡海巖校長隨后參觀了動力與航空學院,院長Janusz Fr?czek教授陪同胡海巖校長一行參觀了風洞實驗室(Variable Turbulence Tunnel)和仿真研究中心(Simulation Research Center),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風洞實驗室的建設歷程和承擔的研究工作,演示了載人飛行模擬器和無人駕駛飛行器訓練系統。
胡海巖校長參觀華沙理工大學風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與波蘭華沙理工大學自2001年起建立伙伴關系,兩校首先在汽車混合動力系統開展合作,聯合承擔了兩輪中波政府間科技合作框架項目,并發起“電動車輛技術國際研討會(ISEV: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ic Vehicles)”。2013年,兩校聯合中波企業簽訂“中波e-Bus項目”合作協議,北理工的電動客車技術和產品由波蘭進入歐洲市場。
胡海巖校長一行趕赴波蘭科學院基礎技術研究所(簡稱IPPT PAN)訪問。波蘭科學院(Polska Akademia Nauk,簡稱PAN)為國立科研機構,成立于1952年,由波蘭國內院士和外籍院士組成,現有7個學部(社會科學、生物學、數理化、技術科學、農林科學和地學礦業科學),還在克拉科夫、伏羅茲瓦夫、羅茲、波茲南、格但斯克、卡托維茲設有分院,科學院的組織機構包括兩部分(各學術團體即各學術委員會、科學研究實體即研究所及類似機構),研究所是波蘭各學科從事基礎研究的中心,科研主要靠國家撥款。基礎技術研究所所長Tadeusz Burczynski教授率研究所領導班子和各領域首席科學家向北理工代表團詳細介紹了IPPT PAN在生物系統與軟物質、材料力學與強度、信息與計算科學、智能技術、連續介質與納米結構、超聲、聚合物與生物材料等領域的研究工作,胡海巖校長介紹了北京理工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國際合作,并做了一場關于軟機器(Soft Machines)的學術報告。雙方討論并達成共識,推進教師和研究人員的交流,支持跨學科前沿技術科學領域的合作,并探索聯合人才培養新模式。
胡海巖校長訪問波蘭科學院基礎技術研究所,右二為研究所所長Tadeusz Burczynski教授
胡海巖校長一行訪問波蘭托倫哥白尼大學(Nicolaus Copernicus University, 簡稱NCU)。北理工與托倫哥白尼大學于2014年3月簽署校際協議,同年9月開始接收對方派送的留學生來我校交換學習。NCU校長Andrzej Tretyn教授熱情歡迎胡海巖校長來訪,兩位校長回顧了兩校三年來的教育合作,對NCU學生在北理工的學習深表滿意,期待兩校間擴大學生交流、增進教師互訪、拓展合作研究,Andrzej Tretyn校長在波蘭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的故鄉托倫古城宴請胡海巖校長一行。
NCU負責國際事務副校長Wojciech Wysota教授率化學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物理天文與信息科學學院、現代多學科技術研究中心、國際處負責人詳細介紹了NCU在各個專業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并參觀了上述四個學院的實驗室。
胡海巖校長訪問哥白尼大學,左二為哥白尼大學校長Andrzej Tretyn、右一為副校長Wojciech Wysota
在現代多學科技術研究中心,Jerzy Lukaszewicz教授向胡海巖校長展示了生物學、化學、生命科學、腦科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生物醫學、病理學等學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成果。化學學院院長Edward Sz?yk教授向胡海巖校長表達了合作培養高質量學生的愿望。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Jerzy Boehlke教授、副院長Aldona Glińska-Newe?教授帶領教學與研究團隊介紹了AACSB認證的經驗,期待與我校相關學科專業合作、分享國際認證資源并聯合培養高質量人才。物理天文與信息科學學院院長W?odzimierz Jaskólski教授、副院長Anna Bartkiewicz博士向胡海巖校長報告了哥白尼大學天文臺的歷史,陪同參觀了計算智能、人工智能、認知科學、計算機物理學、分子特性計算機仿真、數據傳輸、微處理器與信號處理、計算機控制系統、機器人等實驗室。
胡海巖校長一行訪問捷克理工大學(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簡稱?VUT),?VUT是中歐地區最古老的理工大學,也是代表捷克工程水平最高的大學,我校于2016年12月與該校建立聯系。捷克理工大學校長Petr Konvalinka教授率負責國際事務副校長Miroslav Vl?ek教授、國際處長Volfgang Melecky博士、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Karel Pavelka教授和副院長Iva ?iháková博士、建筑學院副院長Irena Fialová博士、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Old?ich Stary教授、核科學與物理學院Milan Kálal教授以及國際處Robin Arthur Healey先生和Jana Rückerová女士會見了胡海巖校長一行,中國駐捷克大使館教育處處長趙長濤出席了兩校的會談。賓主詳細介紹了兩校的發展歷史、學科專業設置、研究領域、發展戰略與國際合作,交流討論了兩校開展合作的機會與途徑,在學生交換與聯合培養、教師交流、合作研究等方面達成共識。胡海巖校長和Petr Konvalinka校長簽署兩校合作備忘錄,開啟兩校合作伙伴關系。
胡海巖校長和Petr Konvalinka校長簽署兩校合作備忘錄
捷克理工大學國際處同事Robin Arthur Healey先生和Jana Rückerová女士陪同胡海巖校長一行參觀了機械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圖書館和電氣工程學院。在機械工程學院, 副院長Ji?í Bíla教授陪同胡海巖校長參觀了部分實驗室,Zdeněk Pitrmuc博士介紹了機械加工、工藝規劃和計量系的研究工作和精密加工與測量實驗室,Matej Daniel教授介紹了機電一體化與生物力學系的科學研究和生物力學實驗室。
胡海巖校長參觀捷克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實驗室
在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Karel Pavelka教授和副院長Iva ?iháková 博士陪同胡海巖校長參觀了學院的發展史和研究成果,Jaroslav Pollert教授詳細介紹了水管理實驗中心(Water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Centre,VEC),VEC是一個跨院系研究中心,既為土木工程專業提供專門的研究條件,也為其他專業的水資源相關研究給予支持。在電氣工程學院,院長Pavel Ripka教授全面介紹17個系和2個研究中心的教學研究內涵,并與北理工代表團探討了學生聯合培養與合作研究的可能方案。胡海巖校長在訪問中饒有興致地參觀了捷克理工大學圖書館,圖書館的學生研究用座管理和科學-藝術相融合的氛圍給胡海巖校長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校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魯和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唐水源陪同胡海巖校長訪問上述高校。王魯等二人訪問了匈牙利潘諾尼亞大學,校長Andras Gelencser教授接見了二人,親切討論了兩校間開展學生交流的機會,并安排參觀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和材料工程系的部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