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科研團隊研究成果獲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科技創新獎技術一等獎
發布日期:2017-06-16 供稿:光電學院 攝影:光電學院
編輯:盛筠 審核:盛筠 閱讀次數:2017年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學技術交流會(AOPC2017)暨第三屆中國光學工程學會頒獎典禮于2017年6月4日-6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北京理工大學申報的“頭戴式顯示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創新獎”技術一等獎。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王涌天教授受邀參加大會并領獎。
金國藩院士為榮獲第三屆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科技創新獎技術一等獎的獲獎代表頒獎
AOPC2017會議是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學領域的高端盛會, 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CSOE)聯合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共同主辦,來自德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十余個國家的光學專家、院士教授參加了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國藩、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周立偉院士、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學院院士顧敏、前SPIE主席宇都宮大學Toyohiko Yatagai教授等國內外頂尖知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全球光學領域的最新進展及未來發展趨勢。
本屆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科技創新技術獎,經過多名院士專家學者的幾輪評選,最終評選出11項“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科技創新獎”,其中技術創新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 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和北京耐德佳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頭戴式顯示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在自主創新的關鍵核心技術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產品化創新方面引領國內前沿地位,榮獲“第三屆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科技創新獎”技術一等獎,該項技術授權北京耐德佳顯示技術有限公司進一步改進以及工程化,使相關技術得到了有效的推廣應用,得到了產業界的廣泛好評和認可。
北京理工大學與北京耐德佳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頭戴式顯示器NED+Glass X2
光學透射式增強現實顯示是將真實場景與虛擬信息進行準確的疊加、融合,以實現混合現實(MR)、增強現實(AR)的的關鍵技術之一,該技術在軍事、工業、醫療、文化娛樂、社交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包括蘋果、微軟在內的國際科技巨頭廣泛認為,以該技術為核心的AR智能眼鏡將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的下一代計算平臺。目前頭盔顯示器普遍存在視場角小、顯示效果不佳、分辨率低、體積大、質量重、舒適性差等應用痛點,不利于相關產品的廣泛普及和推廣。
光學透射式頭戴式顯示器(NED+Glass X2)虛實融合顯示效果
近年來,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王涌天、程德文教授研究團隊在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儀器專項以及國家科技部重點科技基金等多項基金的資助下,深入研究頭戴式顯示器光學顯示關鍵技術的理論基礎,開展了一系列以構建實際應用系統為目標、解決國際前沿的共性技術難題為核心的研究工作,在光學自由曲面面形描述理論及系統優化方法、智能眼鏡技術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創新性成果。近年來已在相關領域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30余篇,獲授權國際發明專利5項,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出版《增強現實技術導論》專著1部,30余次受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報告。該技術成果還多次獲得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專題報導。
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王涌天、陳靖、程德文研究團隊專著
中央電視臺專題報導大視場光學透射式頭戴式顯示器
光電學院王涌天、程德文教授研究團隊基于上述的技術發明創新成果,面向應用研制了一種輕薄型頭盔顯示光學系統。相關研究成果被金國藩院士、汪成為院士等評價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學透射式增強現實頭盔顯示系統,有力地推動了光電顯示、自由曲面光學、增強現實等學科方向的融合和發展,在醫療衛生、教育科普、軍事仿真、展覽展示、文化娛樂等領域的多家單位成功地實現了數十項示范應用,有效提高了我國相關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節約了生產成本,社會效益顯著,應用前景廣闊。
光學透射式頭戴式顯示器(NED+Glass X2)在半導體檢修行業開展應用
光學透射式頭戴式顯示器(NED+Glass X2)在無人機行業開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