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第十一期特立青年學術沙龍成功舉辦
發布日期:2018-12-19 供稿:校科協 材料學院
編輯:王玉國 審核:胡曉珉 鐘海政 閱讀次數:2018年12月14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學第十一期特立青年學術沙龍“先進電子材料”專題,在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行。本次學術沙龍由北京理工大學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結構可控先進功能材料與綠色應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納米光子學與超精密光電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承辦。材料學院副院長張加濤在開幕式上致辭,材料學院、信息與電子學院師生共三十余人參加了本次沙龍活動。
本次沙龍共邀請了校內外6位優秀的青年教師作沙龍邀請報告。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王業亮教授依次介紹了過渡金屬硫化物單層膜及面內異質結構的制備與功能化研究以及一種具有超導和拓撲性質的二維疊層異質結構及其在拓撲量子計算方面的潛力。他指出,這些新型二維原子晶體材料及異質結構具有優異的物理性質,在光電探測、量子調控等納電子學器件上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知琪教授圍繞如何利用電場代替電流或者磁場對磁性材料的電性磁性進行調控和如何實現超低能耗的信息存儲器件,向大家介紹了近期相關工作。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的Klaus Weber教授對基于金屬鹵素鈣鈦礦材料的光伏器件以及其發展的空間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Tae-Woo Lee(李泰雨)教授詳細介紹了他們在鈣鈦礦電致發光方面的研究進展并對該領域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陳棋教授從新能源領域的迫切需求出發,詳細介紹了他和團隊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界面、晶向控制以及串聯電池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
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常帥預聘助理教授介紹了納米光子學課題組近年來在鈣鈦礦量子點的原位制備及其電致發光器件應用方面的進展。
六位主講人就自己的研究方向貢獻了高水平的發言,整場沙龍全部用英文交流,到場師生也針對報告內容開展了深入的討論,整場學術沙龍氣氛十分熱烈,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特立青年學術沙龍的創辦,為我校青年教師和研究生與校外優秀學者在國際前沿科技及熱點研究領域開展交流合作提供了平臺,得到學校青年教師的熱烈歡迎和廣泛響應,希望通過這個平臺,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激發新的創新思路和想法,增強學校、學院和學科之間的交流合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