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首都高校多種資助措施幫助災區新生順利入學
發布日期:2008-09-01 閱讀次數:
http://www.jyb.com.cn/xwzx/gdjy/sxkd/t20080830_191870.htm
作者:楊晨光 來源:中國教育報2008年08月30日第2版
“沒想到學校安排得這么好”
——首都高校多種資助措施助災區新生入學
■本報記者 楊晨光
一輛嶄新的自行車,1000元的現金補助,一個裝滿基本學習和生活用品的背包,這是地震災區學生到清華大學報到后收到的第一份禮物。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被保送到清華讀書的北川中學的王佳明,8月28日上午成為第一個拿到這份禮物的學生。
王佳明來北京上學,沒有向家里要錢,而是獨自一人到了學校。“這4年讀書我不會再向家里要錢,學校都為我們安排好了,通過申請貸款和勤工助學解決費用問題。我要好好讀書,不給家鄉丟臉。”王佳明語氣堅定地說。
感動不僅僅發生在報到現場。四川瀘縣的學生陳攀元,高考取得708分,在得知被清華大學錄取后,他又憂又喜。因為,費用問題成了他最大的心病。就在這時,清華大學學生處的老師打來電話,了解他的家庭經濟狀況,并告訴他,學校專門為災區學生設立了“特別綠色通道”,每年1.1萬元的最高資助額度可以保證他們安心讀書。之后,他還收到了清華大學寄去的1000元交通補貼。在清華大學新生報到現場,陳攀元高興地對記者說:“我太幸運了,盡管家庭貧困,卻沒有因此而輟學。雖然天災讓我們的家鄉受難,但是眼前的一切讓我們倍受鼓舞,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
8月28日,四川彭州的學生顧鵬飛成為北京理工大學第一個通過“綠色通道”入學的災區學生。“報到時學校給了我一張‘愛心被服卡’和一張‘愛心禮包卡’,里面有全套的生活、學習用品,我還貸了6000元助學貸款,學校把一切都想得很周到。”他告訴記者。顧鵬飛的父親看著嶄新的宿舍,感慨地說:“來之前想著能緩交學費、順利入學就不錯了,沒想到學校給安排得這么好。”
高校把學生資助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都盡量考慮到,讓災區學生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溫暖。中國農業大學的新生報到時間在9月中旬,但學校已經準備提前派出教師,在四川成都和綿陽設立2個出發點,為災區學生統一買票,把他們順利接到學校。“學校統一把災區學生提前接到北京,可以減輕學生家庭的負擔,讓家長放心。”中國農大學生處副處長李洋說,“學校準備在中秋節為災區學生舉行聯歡活動,組織他們集體觀看殘奧會的比賽,感受奧運氛圍,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在入學之前的這段時間,過得豐富而充實。”
《中國教育報》2008年8月30日第2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