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北京理工大學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成效顯著
發布日期:2005-12-22 閱讀次數:
《光明日報》2005年12月22日
http://www.gmw.cn/01gmrb/2005-12/22/content_349626.htm
記者朱振國 通訊員賀亞蘭、許欣、郭彥懿
本報訊(記者朱振國 通訊員賀亞蘭、許欣、郭彥懿)北京理工大學積極貫徹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教育部2004年啟動的高層次創造性人才計劃,實施了“人才強?!睉鹇?。2005年啟動的“百名人才引進計劃”,將利用國內、國外兩種人才資源,遴選、造就一批在國際學術界有一定影響,具有創新性構想和戰略性思維,能帶領本學科跟蹤國際科學前沿,并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帶頭人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
據悉,學校擬在2005~2010年期間,從國內外引進100名左右的優秀學術帶頭人和學科帶頭人,使他們擔當北京理工大學新世紀的學術帶頭人和學科帶頭人。入選者由校長直接聘任,在科研啟動經費、崗位津貼、住房補貼等方面都享受一定優待。不到半年時間,學校已經批準引進12名高層次人才。如戴志飛博士,他一直在日本、德國、美國從事高分子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幾年共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收錄23篇曾經被邀請在國際會議上做主要報告,發展潛力很大,學校已經批準他作為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化學學科特區的骨干人員引進。
學校還實施了“杰出中青年教師發展支持計劃”,每年支持一定數量的教師,使他們能夠進入學校教師的核心隊伍,進入該計劃的中青年教師優先推薦申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實施了“北京理工大學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重點資助入校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新教師,鼓勵他們出國研修、參加國際國內高水平學術會議和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獲得資助并取得顯著成果的青年教師可優先推薦申報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目前已有63人通過學院考核和競爭進入學校遴選行列,學校準備通過校外同行專家評審和校內答辯的方式,最終選出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給予支持。
為建立與國內外一流水平同行的學術聯系,開展深層次的學術交流,依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指導思想,學校實施了“百人引智計劃”,重點資助國內外知名專家來學校短期任職。
學校還積極鼓勵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與國內外高水平同行開展學術交流,活躍教師隊伍的學術氛圍,建立深層次的學術交流和聯系,促進學校教師學術水平的提高和繁榮。2005年學校已經派出了首批共10余人到英國進行為期12周的雙語教學學習,現在他們已經回國并通過了校內雙語教學崗位的專業考核,為承擔雙語教學崗位任務做好了準備;暑假期間,學校還派出了首批共10人的外語教師到美國進行為期4周的外語語言能力專門培訓,以提高外語類教師的業務水平,逐漸滿足入校學生外語水平不斷提高帶來的教學需求。今后幾年北京理工大學還要在培養雙語教學教師和外語教師方面做持續深入的工作。
通過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北京理工大學正在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創新團隊,培養一批具有突出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學術帶頭人,扶持一批高層次的青年骨干教師,充實一批高學歷青年教師,逐漸形成一支層次高、水平高、競爭力強的教師隊伍。同時,逐步構建定位明確、層次清晰、銜接緊密、促進優秀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培養和支持體系,提高運用和開發人力資源的水平。逐步建立以競爭、流動為核心的人事管理機制、人才評價機制和科學合理的分配激勵機制,形成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吸引和穩定拔尖人才,充分發揮教師聰明才智的氛圍和環境。
分享到: